中国女篮出局不到72小时,宫鲁鸣被声讨下课,又一老将即将要离队

作者:黑白直播 时间:2025年07月29日 20:00 分享

编辑|花花

女篮亚洲杯这几场比赛,看得人心里五味杂陈。

本想冲击冠军的中国女篮,半决赛却爆冷输给日本,甚至差点空手而归,着实让人捏把汗。

还好替补席上的王思雨站了出来——只用16分钟就拿下了19分,7篮板7助攻的成绩硬是带着球队战胜韩国,把铜牌稳稳拿下。

可当铜牌挂上脖子时,这位快30岁的核心后卫却仰头痛哭,在赛后采访时还暗示自己可能要离队。

这几场比赛,也让不少球迷看到了女篮存在的隐患。

不少人都认为,此次女篮失利,最大的问题出在主教练宫鲁鸣身上。

本文信源来自权威报道【央视新闻、咪咕篮球、上观新闻、百度百科等】(详细信源附在文章末尾),为提升文章可读性,细节可能存在润色,请理智阅读,仅供参考!

一、中国女篮失利

女篮亚洲杯这场赛事,真是把大伙儿看懵了——谁能想到,一心冲金的中国女篮会在半决赛栽跟头?

7月17日那场半决赛,中国队81-90输给日本队的比分,像盆冷水浇在所有球迷心上。

要知道,赛前不少人都觉得日本队掀不起大浪,中国女篮的冲金势头明明那么猛。

可赛场从不是靠预测说话的地方:前半场两队还咬得紧紧的,比分交替上升看得人手心冒汗;可到了下半场,风向突然就变了。

日本队像是按下了加速键,跑动更积极,传球更犀利,尤其是三分线外简直像开了挂,34次出手就中了16个,命中率高达47.1%。

再看中国队,23投仅6中,命中率刚过26%,单是这一项,日本队就比我们多拿了30分。

这差距,几乎直接宣判了比赛结果。

19岁的日本后卫田中心更是成了撕裂中国防线的尖刀,一次次精准远投像重锤砸在球迷心上。

更让人揪心的是,我们明明握着王炸——张子宇2.26米、韩旭2.11米的“双塔”组合,却愣是没能转化成胜势。

日本队偏偏就吃透了我们的软肋,用“小快灵”打法绕着高大队员跑,通过不停传导球制造空位。

就像资深评论员说的:“人家五个人在外线倒来倒去,纯靠跑动消耗我们体力,四个人防五个根本顾不过来。”

另一边厢,澳大利亚队 86-73拿下韩国队的比赛倒没太多波澜,可这结果偏偏衬得中国队的失利更扎心,毕竟咱们的目标从来不是银牌铜牌。

好在季军战对阵韩国队时,中国女篮总算找回了状态,101-66的比分算是挣回些颜面。

但这场胜利里,最让人难忘的还是王思雨——替补登场16分钟,狂砍19分还捎带7篮板7助攻,活生生靠一己之力把士气拉了回来。

可谁能想到,当铜牌挂上脖子时,这位快30岁的老将却仰头痛哭。

二、王思雨仰面痛哭

女篮亚洲杯季军战落幕,铜牌挂上王思雨颈间时,她仰头望天的模样却让许多球迷难以忘怀。

镜头里,她紧咬牙关强忍泪水,肩膀微颤难掩情绪波动既有拼尽全力地释然,更有错失冠军的不甘。

这场比赛,作为替补的王思雨出场 16 分钟,表现十分出色。

持球突破果断,给张子宇的传球精准,还有那记让现场观众激动的关键罚球,都让屏幕前的球迷为之振奋。

了解她的人清楚,“勇猛”是她的特点,变向突破时毫不犹豫,防守时也毫不退让,常常能在僵持局面中打开突破口。

但大家都觉得,如果她能有更多的出场时间,半决赛的结果或许会不一样。

在和韩国队的那场比赛中,身为替补上场的她给张子宇的几次传球很到位。

当身高 2.26 米的张子宇在篮下卡位时,王思雨总能快速判断出传球路线,无论是击地传球还是高吊传球,都能让队友舒服地接到。

特别是最后时刻的罚球,她站在罚球线前深吸一口气,手腕发力,篮球空心入网现场观众的欢呼声就是对她关键时刻能力的认可。

在场上,她不只是一个得分点,每次抢断后的快攻,每次倒地抢球,都能带动起全队的斗志。

但就是这样一位能发挥重要作用的球员,在铜牌挂颈时,再也忍不住内心的情绪。

她没有哭出声,只是仰起头,不想让眼泪掉下来。

这是 30 岁老将的坚强,也是对差一步就能实现冠军梦想的惋惜。

赛后采访中,她的声音带着哽咽,说对自己的表现还算满意,但那句“不甘心却没办法改变”,道出了许多未曾说出口的遗憾。

更让球迷在意的是她对女篮名宿隋菲菲说的那句“这是我的last dance”

“最后一舞”这四个字,让很多球迷心里不是滋味。

已经 30 岁的她,过了运动员的黄金时期,每次冲刺、跳跃,都要比年轻球员付出更多。

宫鲁鸣担任主教练后,女篮的阵容有了变化,几位老队员陆续离开,张子宇这样的年轻球员得到了更多机会。

这次亚洲杯,17岁的张子宇有不错的表现,但遇到对手有针对性的防守时,情况就不同了。

对手用快速轮转来限制她的移动,她的攻防效率就会下降。

日本队正是利用她体能下降的机会,多次发起快攻突破防线,这也是半决赛失利的一个重要原因。

对于张子宇来说,如何在保持身高优势的同时提高机动性,是接下来必须解决的问题。

黄思静这位老将的情况也让球迷感到惋惜。

这位在赛场上有过出色表现的老队员,却在赛后平静地表示可能要淡出国家队了,这届亚洲杯,可能是她最后一次代表国家队参赛了。

在赛后发布会上,主教练宫鲁鸣虽然也承认了球队在战术应对上存在失误,但还是很难平复球迷的失落情绪。

三、宫鲁鸣被喊下课

赛后新闻发布会上,宫鲁鸣的几句话,再次把自己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。

他直言,自己制定的“双塔”阵容存在漏洞,这让日本队有了大量出手三分球的机会

话虽坦诚,但紧接着的评价却让不少人难以接受。

他将这次亚洲杯定义为“备战2028奥运会的小考”,还给球队打了“及格分”

这个打分一出来,球迷的讨论瞬间炸开了锅。

“连决赛都没进,怎么算得上及格?”

战术被对手完全压制,临场调整慢半拍,这样的状态不改变,2028年奥运会很难有盼头。

网络上的质疑声此起彼伏,大家觉得这个“及格分”,更像是对球队问题的轻描淡写。

说到底,宫鲁鸣性格里的固执,是很多球迷不满的核心。

战术上不懂灵活调整,执教理念也显得有些滞后。

就拿和韩国队的季军争夺战来说,他坚持让李缘担任首发,可李缘状态不佳,最后还是靠王思雨上场才扭转局面,拿下比赛,不然可能连铜牌都拿不到。

这次亚洲杯的挫折,也让宫鲁鸣陷入了执教生涯的严峻危机,而球迷对他的质疑主要集中在两个关键决策上。

首先是舍弃了明星前锋李梦,这位 2023年亚洲杯冠军功臣、年度亚洲最佳女篮球员被排除在本届阵容之外。

而李梦在社交平台表态 “随时听候国家队召唤”,更让这个决定显得难以理解。

其次是战术安排过于僵化,面对日本队的快速攻防转换,宫鲁鸣没能及时调整防守策略,特别是半决赛末节关键时刻,张子宇被弃用六分钟,使得中国队失去了内线优势。

在队员选用上,他也显得十分固执。

从热身赛到亚洲杯,王思雨的表现大家有目共睹,她在很多关键时刻能力挽狂澜,进攻防守都很到位,大局观念也优秀,可始终没能得到宫鲁鸣的重用

不少人都在想,如果对阵日本队时,宫鲁鸣不那么固执,早点派上王思雨,结果会不会不一样。

从防守到进攻,再到战术布局,女篮都暴露出不少问题,可宫鲁鸣却表现得很宽容,还说队伍不会因为这次输球而改变之后的计划。

这样的态度,让很多球迷难以接受,不少人又开始喊着让他下课,也有一些人重新呼喊着让李梦回来。

宫鲁鸣在2024年巴黎奥运会小组出局后接手女篮,本是带着大家的期待,目标直指2028洛杉矶奥运会。

但此次亚洲杯的挫折,却让他的执教生涯面临严峻考验。

结尾

大家都希望宫鲁鸣能吸取这次的教训,在之后的比赛中带领女篮打出好成绩,拿下大家期盼已久的冠军。

毕竟,球迷们对女篮的热爱从未改变,只是这份热爱里,也夹杂着对球队更好发展的殷切期望

信息来源:

最新资讯